
11月19日,眉山市彭山区凤鸣街道江渔村的200亩连片农田里,挖掘机正有序推进土地平整作业,紧随其后的播种机将小麦种子均匀播撒入土,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现代农业生产景象。
\n
这样的现代农业图景,在彭山区并非孤例。位于城区6公里外的公义镇欣荣村千亩数智水稻示范基地内,上千亩高标准农田已整理就绪,静待播种。种粮大户王程淋满意地表示:“今年水稻已全部颗粒归仓,亩产较去年提升约10%以上。接下来,还计划种植小麦、油菜等小春粮油作物约8000亩。”
\n这些显著成效,得益于彭山区扎实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系统性举措。区农业农村局也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市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先进集体。
\n沃野良田:守好每一寸耕地
\n彭山区深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所在。为此,全区严格落实“田长制”,构建起区、镇、村三级田长与“五员”协同的组织体系。眉山市严格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加强耕地保护的三十条具体措施。综合运用眉山天府星座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巡查等手段,打造“天、空、地、网”一体化立体监测模式,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
\n通过党建引领,彭山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撂荒地整治,累计恢复水田1.16万亩,有效整治撂荒地800余亩。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已达9.15万亩,计划2025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0.4万亩。
\n智慧农业:科技赋能增产增效
\n在彭山,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增产增效的核心动力。
\n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85%,水稻良种覆盖率高达98%。在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平均亩产提升5%—8%,带动全区玉米平均单产提高约30公斤。
\n在公义镇欣荣村的百亩高产攻关片,经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水稻亩产达到863.8公斤,较全区平均单产高出50%。
\n科技的力量在基地的烘干环节也得到充分体现。8台大型烘干机满负荷运转,日处理湿谷能力达160吨,有力保障了稻谷入库前的最后一道品质防线。
\n彭山区还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在示范片区推广智能化水稻种植管理模式,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管理,实现每亩节省人工30%、节水30%、节肥20%、减少农药用量30%。
\n创新模式:“稻药轮作”实现钱粮双收
\n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彭山区积极探索增收新路径,创新推广“稻药轮作”模式,走出一条“钱粮双收”的高效发展之路。目前,全区稻药轮作面积已达3.2万亩,特色中药材产值实现1.6亿元。
\n在彭山区稻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种粮大户赵友良算了一笔账:“水稻制种加上中药材轮作,平均每亩毛收入能达到8000元。”
\n彭山区还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撂荒地整治,鼓励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发展粮食生产。在服务体系方面,彭山正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乡级服务站点和村级服务协办员,形成“1+3+43”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n政策护航:真金白银激发种粮热情
\n彭山区在全面落实中央及省级惠农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眉山市彭山区支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3000余万元。
\n同时,区农业农村局正积极组织2025—2026年中央财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的实施主体申报工作,对单产超过上年全区平均水平的主体给予50元/亩的补助。对开展土壤改良、购置育秧、烘干、仓储、病虫害防控等设施设备的,按审定总投资额的49%予以补助。
\n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种粮大户156户,经营面积达33855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达到3108个。
\n据了解,彭山区2025年粮食收储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总产量将超过9万吨。与此同时,该区与四川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2万亩以上的“高标准粮源基地”。
\n从田间到粮仓,从生产到储备,彭山区正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的有机融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持续贡献彭山力量。
\n文/程思瑜
旺源配资-旺源配资官网-配资股票网-股票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