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清的皇帝,康熙文治武功,千古一帝;乾隆风流倜傥,十全武功。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叫胤禛,也就是雍正,好像总有点尴尬。电视剧里,他要么是夺嫡的阴谋家,要么是冷酷无情的铁血君王。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男人,凭什么能在“九子夺嫡”那场堪称史上最强“职场内卷”的斗争中,笑到最后?
那会儿的紫禁城,表面上父慈子孝,实际上呢?暗流涌动。康熙爷儿子太多,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憨,老二狂,老三是文人,老八最会收买人心,人称“八贤王”,粉丝一大堆。老十四更是手握兵权的抚远大将军。那我们的四爷胤禛呢?他就像今天办公室里那个最不起眼,天天埋头干活,从不拉帮结派的同事,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所有人都以为,这把龙椅跟他没半毛钱关系。可就在康熙驾崩的那个雪夜,一道遗诏,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赢家,竟然是这个最沉默的四阿哥!他赢了,但接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一个被他爹康熙晚年折腾得国库里只剩七百万两银子,连耗子进去都得含着泪出来的“盛世”空壳。官员们呢?上上下下,抱团贪腐,国家的钱,早就被蛀虫啃光了。
换了别人,估计头都大了。但雍正不是别人。他爹给了他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他要做的,就是把它救回来。怎么救?一个字,狠!
他先是对着那帮贪官污LGJ。以前收税,有个潜规则叫“耗羡”,就是收一百两银子,官员能多刮三四十两,美其名曰“火耗”,说是运输中会损耗。这不就是明抢吗?雍正大手一挥:全部上交!这就是“耗羡归公”。然后呢?他再从里面拿出一部分,叫“养廉银”,发给官员当高薪。意思很明白:我给你高工资,你再敢伸手,就别怪我手里的刀不认人!
这一招,直接断了无数人的财路。当时有个叫俞鸿图的学政,贪污受贿,事发了。怎么判?雍正直接批了两个字:腰斩。那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之一,一刀下去,人分两截,上半身还活着,在地上用手蘸着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才断气。这一下,整个官场都吓傻了,谁还敢贪?
光节流不够,还得开源。雍正又搞了个“摊丁入亩”。几千年了,交税都是按人头算,家里孩子多,哪怕穷得揭不开锅,也得交税。公平吗?雍生说,不公平!他下令,把人头税摊到田地里,地多的多交,地少的少交,没地的干脆不交。这在当时,简直是惊天动地的大好事!无数吃不饱饭的穷苦百姓,第一次感觉自己活得像个人了。
为了保证这些政策能落地,他建立了一套前无古人的“特务系统”,叫密折制度。他给心腹大臣发一种带锁的特制小匣子,钥匙只有他和大臣有。大臣写的报告,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送到他办公桌上。这就像是给核心员工开通了微信私聊,国家大事、官员八卦,甚至今天天气怎么样,他都了如指掌。谁在干活,谁在摸鱼,谁在背后骂他,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当然,他对自己人也狠。当年跟他一起夺嫡的兄弟们,下场一个比一个惨。曾经风光无限的“八贤王”胤禩,被他逼着改名叫“阿其那”,满语里是“狗”的意思。九弟胤禟,改名“塞思黑”,意思是“猪”。他用最羞辱的方式,告诉所有人:王座之下,没有兄弟,只有君臣。
你以为他这么做,是为了自己享受?恰恰相反。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累的皇帝,没有之一。一年365天,他只在自己生日那天休息。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工作到深夜,平均一天要批阅一万多字的奏折,睡眠时间不到四小时。堪称“前朝996,后宫007”的卷王鼻祖。他留下的朱批奏折,洋洋洒洒,比很多大臣写的原文还长。对西北战事,他能细到亲自批示“大将军的马,膘如何?”;对地方官员,他会写下“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这样的大白话。
他不像他爹康熙那样喜欢南巡,也不像他儿子乾隆那样爱下江南泡妹子。他在位的13年,4745天,几乎就没踏出过紫禁城。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砸在了这个国家上。他就像一个孤独的CEO,用铁腕和心血,硬生生把一个烂摊子,打理成了一个资产雄厚的超级帝国。
等他把自己活活累死,把皇位交给他儿子乾隆时,国库里有多少钱?六千万两!翻了将近十倍!他用自己十三年的“狠”,为儿子留下了一个可以挥霍六十年的盛世。
后人总说“康乾盛世”,却常常忽略了中间那个承前启后的雍正。没有他的刮骨疗毒,哪有后来的歌舞升平?他的一生,背负了无数骂名,冷酷、残忍、刻薄。可他留下的,却是一个吏治清明、国库充盈的强大王朝。他,才是那个真正为万世开太平的奠基人。这个男人,狠了一辈子,也累了一辈子,他图什么?或许,图的就是他朱批里那句话:“朕就是这样汉子!”吧。
旺源配资-旺源配资官网-配资股票网-股票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