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2项,节创价值1300余万元,解决汽车涂装行业性难题6项,填补机器人涂胶、静电喷涂等相关领域国内技术空白,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取得这些成就的人就是年仅28岁的赵达。从职场新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长青厂区涂装车间装备维修段长的赵达始终扎根在生产一线,将自己的成长轨迹与红旗品牌的发展紧紧相连,以创新之笔在红旗“智”造画卷上书写着绚烂篇章。
2019年,为满足红旗品牌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涂装车间开展大规模改造扩建,赵达主动请缨担当现场负责人。然而刚接手不久,从国外进口的14台涂装机器人就频繁发生故障。国外专家以到厂周期长、维修费用高昂、全程技术保密为由,为快速维修设置了重重障碍。由于涂装机器人在国内是首次使用,所以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参考。面对一本5斤重、500多页的英文操作说明书,赵达带领团队查阅外文文献、拆解机器人、重新绘制图纸、分析机械原理……经过三天两夜的拆解及试验,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源,并创新发明了真空弹夹吸附法,填补了行业空白。
面对国外对多种高精尖设备的“黑箱”技术封锁,赵达打破了80余项技术壁垒,自主完成了4种车型71台机器人调试项目,节省了600余万元国外专家调试费用。他凭借智能传感技术和智慧算法技术,攻克了机器人胶枪无法离线测试的世界性行业难题,维修效率提升80%,涂胶一次合格率提高到100%,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为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创新动能。
作为技术破壁者,赵达深知创新需要群星闪耀。2021年,赵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和工作室成员自主研发边缘中控系统、优化高功率设备SPC程序并创建AI节能模式,实现设备联网率100%,年节省能源费用近300万元;搭建“质量参数管理系统”,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开发出适合生产实际的车身质量状态在线高精度检测算法;创新工业网络“握手”诊断法、设备“呼吸”排故法等设备维护操作法20余种,实现故障自动预修复、车间值守无人化等,成功助力红旗制造中心数智化转型,推动维修领域进入全新的智能预测维修时代。
在赵达的带领下,工作室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21人,覆盖了冲、焊、涂、总四大领域,先后培养出高技能人才10名,申请国家专利21项,获国家级荣誉12项、省部级荣誉30余项。
如今,赵达带领团队持续深耕智能制造和数智转型,这位青年劳模以实干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闪亮底色。
(劳动新闻记者 官思妍)
旺源配资-旺源配资官网-配资股票网-股票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