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公立医院作为卫生健康事业主力军,肩负着守护人民健康、服务民生福祉的重任,驰而不息强化作风建设,以良好作风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创新局、开新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实践意义。
深化政治引领,在重大任务前守土有责,坚守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讲政治的高度狠抓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推动作风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联动发展,使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过程,取得了作风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健康中国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战略举措。公立医院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主体,政治强不强、作风好不好,不仅关系医院本身,更关系党和人民健康事业的全局。广东省中医院历来旗帜鲜明讲政治,面对疫情防控、应急救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重大任务与挑战,广东省中医院人坚决听党指挥,无惧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展现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过硬作风。医院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部署,获批建设贵州医院、海南医院、珠海医院三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先后与全国243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关系,较好带动基层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独具特色的协作模式广受好评。
医院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政治体检”的“显微镜”,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锤炼过硬作风结合起来,把优良作风作为推动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和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坚守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和“姓公、姓中、患者至上”三大根本原则毫不动摇,即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院方向、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而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建党百年之际,医院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弘扬务实作风,在医院发展中担当作为,破解医院改革发展难题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方法,也是我们党长期培养形成的优良作风。只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才能把对策提实、把工作做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这个角度上讲,弘扬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新时代作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公立医院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阵地。同疾病作斗争,是真刀真枪的战场,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决定了公立医院必须以调查研究找准制约改革发展难题,以务实作风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为最高目标。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务实工作作风,针对专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关键问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确定了“建设创新型、研究型、引领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典范”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党建引领、传承创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质量提升、人才强院、文化铸魂“六大战略”,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获批建设中医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将以建设新时代卫生健康领域“国之重器”为目标,打造中医药临床医学高峰、领军人才培养基地、科研成果转化高地和粤港澳中医药传承创新主阵地。获批建设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启动建设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南沙)、国家疫病防治基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医院连续6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第一。2024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时,对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整合多学科先进技术,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做法表示肯定。
践行群众路线,在服务患者中精益求精,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根本落脚点。
医院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公立医院作为党和国家直接管理的人民健康“守护神”,能否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患者至上,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广东省中医院在实践中提炼形成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引导全院上下笃行“病人至上、员工为本、真诚关爱”的行为准则和“患者至上、领导居下”的“倒三角”干部文化,要求院领导、中层干部和全体医务人员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患者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医院党委认为,公立医院践行群众路线,本质就是为群众看好病。疗效显著、群众满意是无可替代的“金标准”。始终围绕“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完美医学”的战略愿景,着力建设诊治能力全面、优势病种诊治水平突出、重点病种疗效领先、多学科协同发展、综合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专科,打造患者就医“首选地”。在全国率先成立传统疗法科、治未病中心、中医经典病房、慢病管理中心,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标杆。获批全国综合类智慧中医医院建设试点单位,积极推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启用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场景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开创“中医人—机协同个性化数智诊疗”新范式。坚持患者需求导向,深入推进满意工程,首创智慧药房,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药事服务。医院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中医医院首位,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
涵养清风正气,在廉洁自律上守好底线,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
新时代的作风建设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化风成俗的主动和自觉,把优良作风进一步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深刻改变了中国。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理论的核心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强调系统思维、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契合;中医药文化中“治未病”的理念更是与洁身自好、防微杜渐的廉洁文化相通。广东省中医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自信、耐力和定力,致力于把“两个结合”运用于医院治理与作风建设之中,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相结合,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
在文化建设方面,广东省中医院一代代领导班子继承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生活作风与工作作风,以上率下筑牢廉洁从医、廉洁行政的文化根基,凝练“一体两翼”党建文化,构建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体系。在利益格局设计上,医院党委构建社会、医院、员工三者利益共同体,并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落实到科室和个人;成立运营管理办公室,以体现危重、疑难复杂疾病临床能力和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为核心,推动建立适应当前发展要求的、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绩效分配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分类分层实施继续教育方案、朝阳人才、拔尖人才、青苗人才等培养计划,在全国首创多种形式的“师带徒”模式。创新用人机制,实施科研团队“PI”制、“主任导师制”、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分级管理制度等,逐步构建起一支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组成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新征程上,公立医院当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将作风建设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在深化政治引领中把稳改革方向盘,在弘扬务实作风中锻造发展硬实力,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患者获得感,在涵养清风正气中激发事业新动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活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一池春水”,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史俏蓉,系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
【本文责编】黄曦
【频道编辑】李卓华 莫群
【文字校对】杨明珠
【值班主编】蒋玉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旺源配资-旺源配资官网-配资股票网-股票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